Search

{農藝女孩農業快評}

因應「政治型貿易障礙」,台灣該怎麼辦?
  • Share this:

{農藝女孩農業快評}

因應「政治型貿易障礙」,台灣該怎麼辦?

太多人來問蓮霧跟釋迦的情況,本站在此快速點評:

中國忽然在中秋節宣布抵制台灣的蓮霧與釋迦,造成農民恐慌。

原本抽檢釋迦、蓮霧合格率將近百分百,不合格率僅有百分之零點多,依照國際貿易慣例,倘若驗出介殼蟲,經熏蒸處理依舊可通關,怎會在中秋節忽然宣布禁輸?

中國選在中秋節忽然宣布抵制台灣蓮霧與釋迦,當然屬於政治問題。

此次的「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」分布在亞洲多國,包括台灣、中國、越南等地,在水果表面就能處理,並不是在果實當中。

中國此舉完全不管國際貿易慣例也不管WTO規範。台灣當然該向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出訴訟。

就本站觀點,這與鳳梨一樣,依舊屬於「魯梁亡國記」的套路。

台灣水果外銷常年無法徹底的產業升級與國際規格完全接軌(運送溫度紙箱擺放規格等等各種細節)就是因為長期賺中國快錢的緣故。

被中國抵制,有時反而因禍得福,鳳梨是如此,逐漸地走向國際化的運輸規格,其他水果也是。

原來中國抵制什麼,什麼就變成熱銷商品。

鳳梨今年因為外銷市況過熱,農民急著換現金,日本也實在太捧場,後來甚至賣日本賣到某些供應商找不到適當的鳳梨,就連太綠太酸的也出貨,或是運送溫度不對,造成果肉黑心的例子也是有,這些零星案例都是警惕,表示台灣產業升級(品管SOP)趕不上國際支持。台灣水果外銷各面向還有進步的空間。國際支持我們,我們自己也要更爭氣,提供更好的品質與穩定的貨源,貿易信用才會長久。

此外,台灣鮮果外銷還面臨海運挑戰,今年航運塞港延遲情形頻傳,若銷往其他國家,勢必要克服船運問題,另釋迦外銷有冷凍案例,或許也是避免檢疫障礙的方法,若製成加工品可更加延長架上壽命。

蓮霧的案例,以屏東來講,也有精品等級外銷加拿大市場,中國以外的世界其實很大,台灣水果當然可以不仰賴單一市場,走向國際世界賺錢,就看我們自身的產業升級要做多少努力了。

今年大家可以多吃蓮霧來幫助自家農民,釋迦不管單吃還是做成冰淇淋都非常美味,自己的水果自己挺,中國不買我們買!一起幫台灣優秀的農民加油!

補充數據:

台灣釋迦種植面積5500公頃,一年產值43億元,外銷1萬5000公噸,有1萬3000多公噸到中國,占台灣總產量兩成。

蓮霧種植面積3000公頃,產值33億元,外銷將近5000公噸,其中賣到中國4700多公噸,占台灣總產量一成。

補充資料及圖片來源:
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42736
全果冷凍鳳梨釋迦登場 一舉解決後熟、外銷儲運、檢疫麻煩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